智能制造网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智能制造网APP

安卓版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营销推广更便捷

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工程机械>资讯列表>亿纬锂能与大客户合作升级

亿纬锂能与大客户合作升级

2025年02月28日 10:41:50 人气: 25158 来源: OFweek锂电网
  2月26日,亿纬锂能(300014.SZ)发布消息称,公司与三一重卡在惠州举行了2025年战略研讨会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亿纬锂能联合创始人、总裁刘建华,高级副总裁朱延春,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总经理罗畅国等双方高层共同出席会议并见证签约。
 
  在战略研讨会上,亿纬锂能与三一重卡聚焦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围绕市场需求、技术趋势、产品迭代与质量、海外规划与服务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而根据新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依托三一重卡在商用车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亿纬锂能在新能源电池制造与研发方面的技术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共同推动商用车绿色转型,引领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三一重卡是亿纬锂能的大客户
 
  亿纬锂能提及,“三一重卡和亿纬锂能已携手连续两年举办战略研讨会。”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2022年3月,亿纬锂能与三一重卡签署《新能源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确定动力电池包联合开发机制,规划首款电动挖掘机,初期规划年配套电池产能2GWh。
 
  2023年5月,全球首台SY550E电动挖掘机下线。该车型搭载亿纬LFMP电池,-40℃极寒环境续航保持率85%,充电20分钟续航8小时,能耗成本降低60%。据测算,该产品全生命周期可减少碳排放约1500吨,相当于70公顷森林的年固碳量。
 
  2024年1月,双方共建"移动装备零碳研究院",已吸引32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并建立行业首个工程机械电池安全标准体系。
 
  2024年9月,双方技术深化,联合开发320Wh/kg工程机械固态电池包,并推出3分钟极速换电系统,适配30吨级设备。
 
  2025年1月,亿纬锂能为三一欧洲工厂配套动力电池,首获500台电动挖掘机订单。亿纬锂能湖北荆门基地则专设工程机械电池产线,年产能提升至15GWh。
 
  有了三一重卡这样的大客户,以及还为宇通、徐工、中联重科、山东临工、卡特彼勒等头部企业提供动力电池配套,来自中国汽车动力电池联盟的数据显示,亿纬锂能实现了市场占有率的跃升:国内商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1.4GWh,市场份额攀升至29.3%。
 
  而在全球市场,亿纬锂能的商用车动力电池装车量,也仅次于宁德时代,排名第二!
 
  锂电企业竞逐商用车市场
 
  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增长。
 
  数据显示,2024 年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达到了53.2万辆,同比增长 28.9% ,占商用车国内总销量比例为 17.9%,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增速已经高于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增速。
 
  这一背景下,电池企业对商用车的布局就不断增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比亚迪、蜂巢能源等国内主要电池企业也开始加速向商用车领域渗透。
 
  商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方面,有GGII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商用车的装机量达到了62.9GWh,同比增速达到110%,大幅高于纯电及插混汽车市场增速。
 
  亿纬锂能凭借“商储共用”策略,在储能和商用车两大市场渗透率迅速攀升。2024年5月,亿纬锂能针对性推出商用车电池品牌——开源电池,兼具充电更快、重量更轻、更长寿命、成本更优等优势。据了解,亿纬锂能推出的开源商用车电池已配套多个商用车客户。
 
  宁德时代则已配套近百家客户数量,实现了大面积覆盖,核心装机客户包括徐工汽车、一汽解放、陕汽集团、三一汽车、宇通集团等众多行业知名企业。
 
  除了亿纬锂能与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也呈现出商用车配套车型数量超过乘用车的趋势。
 
  中创新航与吉利远程、奇瑞商用车、江汽集团、广汽日野、五征集团、质子汽车等多家国内商用车企业深度合作。如为江汽集团海狮系列车型配套,与五征集团飞碟汽车在微面、小卡、轻卡车型上合作,和质子汽车在搅拌车、牵引、自卸等多款车型上开展合作等。
 
  国轩高科配套的商用车企有汉马、湖南汽车和上汽红岩等,国轩高科还与三一重卡合作推出了搭载魔塔 MTB 电池的换电重卡……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